当前位置: 首页 > 美丽的豫南大别山边陲小镇白雀园
美丽的豫南大别山边陲小镇白雀园
点击数: 6491 发布时间:2014-07-05

    美丽的豫南边陲小镇白雀园------情系大别山之民风民俗系列报道

     情系大别山(一)大别山

     提到大别山,人们都会想起老区,想起刘邓大军,想起那首百唱不厌的歌:“大别山高过天,小路弯弯绕云间,亲爱的同志哥呀,离家上前线,家乡的一草一木多留恋……”
大别山北面为河南,东南面为安徽,西南面为湖北。我的家乡位于大别山北面的东端地区,由东向西,商城、光山、新县三县的南部区域与大别山接壤。此地区崇山峻岭,绵延起伏,沟溪深邃,峰水为洪,枯水为溪,四季不涸。春山主香:野葩奇花,不可胜数,最为著名的是中国兰和映山红,漫山遍野,芬芳四溢。夏山荫浓:万木丛生,松苍竹翠,隐天蔽日。时有云雾,绕山笼壑;山风无常,时而徐徐,时而迅猛,时而约止。秋山异彩:一片红醉,一片金黄,一片还翠。冬山苍劲:悬崖裸露,峭壁峥嵘,杂木古拙。飞雪之日,一望苍茫,残雪临夏。
北京至广州的106国道,从河北进入河南的南乐,经濮阳、兰考、杞县、太康、项城、新蔡、潢川,沿商城和光山接壤线直向南伸,由小界岭穿越大别山,进入湖北麻城地界,堪称北上南下的捷径。
这里大小河流、水库、堰、池塘颇多。有三条著名的河流发源于大别山:灌河发源于小界岭以东山脉,经商城县境的长竹园、鲇鱼山水库到河凤桥分流,经固始县境流入淮滨县境,分别汇入淮河。白露河发源于小界岭一带的山脉,经新县境内的沙窝、光山县境内的白雀园、潢川县境内的林集流入淮滨境内,汇入淮河。潢河发源于小界岭以西山脉,经新县县城、光山县城、潢川县城到淮滨县的淮凤集汇入淮河。
此地矿藏资源较为贫乏,但农产品极为丰富。盛产水稻、小麦、红薯、豆类、茶叶、花生、棉花等农作物;果类多成熟于夏秋季节,主要有桃、李、梨、板栗等;水产繁多,鱼、鳖、虾、蟹、鳝、蛙、蚌、螺等均有;禽畜养殖,以牛、猪、鸡、鸭、鹅等为主;响誉全国的特产有:信阳毛尖、板栗和大别山糍粑。民风纯朴,是当年刘邓大军的根据地。
大别山生活了16年,虽然家乡落后贫穷,但这里的山水人亲却是极美的,他们给了我充实快乐的16年。身处他乡已经27年了,可一刻也没有忘记家乡,我爱她,爱她的纯朴,爱她的美丽,爱她深厚的风土人情。 情系大别山(二) 接年
  除夕,在零时到来的那一刻,人们都会想到要发生什么。那一刻是令人向往的,那一刻是激动人心的,那一刻是无比灿烂的,那一刻是举国欢庆的。
燃烟花,放爆竹,挂红灯,已是通行的迎新年习俗了,然而,在我的家乡却有着另一种迎新年的习俗,当地叫作接年。
接年,一般由家庭男长者操作,在零时至清晨之间进行。各家各户先后不一,但接年的程序大致相同。八仙桌一张,或大或小,迎门而摆。桌上摆腊肉一块、腊鱼一条、果子或点心三盘、糍粑三碗、茶三杯,当然这些东西也不是固定的,但一定是家里最好的。摆好后,先在桌前对天烧纸,而后转身到供桌上燃三炉香,继而分别对天和中堂跪拜,此间燃放烟花、爆竹。最后把接年的供品端上供桌,到此接年便结束了。
虽然时过境迁,虽然已离家久远,虽然许多事情已经模糊;然而,儿时那接年的记忆却依然清晰。总想知道却又总忘记打听那供品的含义,“三盘果子,三碗糍粑,三杯茶,三炉香”,这到底代表着什么?
我想起中堂上的“香堂子”来,也就是供奉祖宗及神灵的字联,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。中堂中央处贴一宽幅,纵书“祖宗昭穆神位”,左右各有一行纵书小字,左为“东厨司命”,右为“福禄财神”。其意如下:“祖宗昭穆神位”是指列位祖宗依照辈分秩序就坐,左为昭,右为穆;父为昭,子为穆。“东厨司命”指灶神,即灶王爷。“福禄财神”指福、禄、财三神,亦称三星。宽幅两边还配有一幅窄联,联的内容各异,但不乏佳句,多为“天赐鸿恩福禄寿喜,家垂燕翼礼乐诗书;宝鼎呈祥香结彩,银台报喜烛生花;福如东海长流水,寿比南山不老松”之类。
了解上述内容,才明白这“三”的含义,尽管座位分明,真要吃起来,恐怕这三路人神还是要乱套的,但愿神有神的吃法。
时至今日,这些风俗有理而无理的、根深蒂固的、洋洋大观的、实实在在地存在着。它的存在意味着什么呢?看似唯心,却有着深刻的含义。供奉祖宗是中华民族久远的孝道,也可说是对祖宗事业的继承和发展;供奉“四神”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,人们真的相信有神吗?不是,神是他们生活的最高境界和目标,他们要用一腔真情和勤劳的双手为之奋斗。 情系大别山(三) 拜年
还在梦中,就听见母亲催起床的声音:“大天四亮了,快起来,穿新衣裳,吃饺子,去拜年。”还带着困意的弟弟、妹妹还有我,听到“穿新衣裳、拜年”的字眼,便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。一大碗的饺子没吃几个,就推到一边了,因为已有拜年的队伍来我家了,我们要赶趟儿。
大年初一,主要是给直系亲属和同村里的人拜年,挨家挨户,一家不落。孩子,青年人,中年人,老年人,各着新装,三五一群,结伴而至。家家户户整洁的堂屋,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年画,主人递烟、倒茶、端糖果,招待拜年的人们;拜年语,吉祥话,纷至沓来,让高兴得合不拢嘴的主人应接不暇。男男女女,来来往往,川流不息,时至中午才渐渐稀疏。此时,玩牌的玩牌,烤火的烤火,闲聊的闲聊,节日的喜气持续昂然。
我最留恋童年的拜年了,喜欢那一身新衣裳,喜欢那家家户户塞到兜里的花生、瓜子、糖块,还有那少见的大红枣;如果下着大雪就更好啦,各家都会升起一盆炭火或木柴火,我们可以围着火炉烤糍粑吃;烤得鼓鼓的,黄黄的,那香味简直让人垂涎欲滴。
初二至十三,是给远处亲戚拜年的时间。有个规矩,先给佬爷、姥姥及舅舅拜年,次给干爹、干妈拜年,再给岳父、岳母拜年,而后是其他的亲戚或朋友。按照辈分的不同,要带一些拜年的礼物,长辈或老人要带一包沙糖去;平辈人或朋友带一些果子或点心去;晚辈带一些糖块或点心去。这是七、八十年代的标准,而今不一样了,大都是烟酒、各种各样的补品,有的干脆给个红包。
拜年,要去得早,特别是贵重的亲戚;否则,亲戚会不高兴,这是当地的讲究。因此,天刚亮就要提着礼品去拜年。一般的亲戚吃过早饭至多吃过午饭就回来了,但贵重的亲戚或朋友就不同了,主人必须陪你玩一整天,还要找几个人陪你打牌。
拜年,最麻烦的是吃饭。无论到哪儿,好客是特色,一天下来让你力不从心。7时左右“过早晨”,8时左右吃早饭,11时左右“过晌午”,12时左右吃中午饭,16时左右“过晚上”,18时左右吃晚饭;算起来一天要吃六顿饭。如果同一个地方有几家亲戚,那就要吃无数顿饭了,哪怕你只喝一口水,主人也要表达他的心意。所谓的“过早晨、晌午、晚上”,也就是做点小吃。过早晨,因时间短,一般为煮糖糍粑、煎白酒汤圆、下肉丝挂面等;过晌午、晚上,一般为腊肉挂面或肉汤饺子。早、中、晚三餐,主人要摆上一桌子丰盛的菜,不管你吃不吃,喝不喝,凉菜、热菜、火锅、酒等都给你端上桌来,让你盛情难却。
半个正月,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忙于拜年和招待,每个家庭要耗资数千元,多则万余元。乡里人,一年忙到头,这是他们乐于过的节,再热闹也不过分,即使把一年的积蓄都花掉也不心疼,好像只有过年才能展现他们的热情和厚道;其实,他们平时的日子是很节俭的。日子好了,“勤俭持家”这幅春联,依然贴遍千家万户,他们更知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!       情系大别山(四)送灯

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,也叫灯节。送灯是这天的主要内容,也是大别山地区独有的风俗。什么叫做送灯呢?其实就是对死者的一种祭奠活动,家乡人叫做送灯。这项活动在当地十分盛行,也十分热闹。它的历史众说不一,也无从考查。
  送灯到底是怎样进行的呢?我回忆起那熟悉的往事来。打过了年起,就盼望着正月十五。这天,娘早早地做好中饭,饭后,娘烧好洗澡水,让爸和我们兄妹五人沐浴更衣。娘收拾家务,我们准备送灯用的物品。爸常分派我去对面山上砍竹子,然后劈开,做成筷子般长短粗细的竹签,这叫灯签。一盏灯需三到四根,这样每年要做三四百根灯签。弟弟排行第二,仅小我两岁,也在弱冠之年,他也要分点活的;爸把各色的纸裁成六七寸宽、一尺七八寸长的条幅,让弟粘成筒状,这叫灯裤。灯裤每年需要近百个,弟小,工作量大,每每我要帮助他完成。三个妹妹小,爸不分派他们活,在一边忙碌地打杂;一会拿个东,一会拿个西,不停地听着我们的使唤。爸有爸的活,他做的都是一些大事情;按照他心中登记的户口簿,给死者准备金条,也就是祭供的香;打印纸钱,按亲疏远近依序分好,以免到时忙乱。蜡烛、爆竹、烟花是早就买好的。一切就绪了,娘总要过来夸奖一番,我们心里都美滋滋的。太阳快下山了,爸将准备好的东西装在一个竹筐里,整理一下衣服,就带着我们姊妹往祖坟地开跋。
  我家祖坟地就在后山腰上,距我家茅屋有二百余米,转眼就到了。这时家族的长者及男男女女站满了山腰,一些长者们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神神秘秘地谈论着什么;打小我不关心这些事,后来渐渐地大了,也学起大人的模样,尾随在他们身后,倾听他们的高论;原来是一些有关坟地风水方面的磋商。什么前势太低,需要垫高些;还有后势太硬,右边白虎太高等等。他们只是说说,再者就是向后孙们摆弄、显示见识,以增强在家族中的威信而已,事后谁也没有具体地行动过。小些的孩子们,在坟地周围嘻嘻哈哈地乱跑,洋溢着一股节日的喜气和孩提时的欢快。一些中年男子继续做准备工作,用锹铲平坟前的草和土,把灯签按三角或四边形插入土里,蜡烛固定在中央,按插好的灯签套上灯库,这便是“灯”了。不一会儿,红绿粉等各色的灯,一排排地长长地整齐整齐地插满坟地,然后把各家带来的鞭炮、烟花集在一起,找一个安全高亮的地方,拴挂摆放好,等待夜幕的降临。
  天渐渐地黑下来,一轮圆月冒出山头,娘收拾完家务也来了。这时族中长者发下话来:“可以开始了。”大家这才分头行动起来。爸领着我们来到一排坟前,依次燃纸、焚香,嘴里也依序祷告着:“他老太,他爷,他奶…你们回来看灯吧。这是一点小意思,你们也别嫌少,拿着吧。”随着爸的祷告声,纸灰悠悠的飞上天去;意思是这钱他们已经收下了,这是听老人们说的。实质上是纸灰轻、热气流烘、风吹的缘故。爸祷告结束了,娘让我们姊妹给祖宗磕头,于是我们磕头,娘在一边祈祷:“他太、爷、奶,求你们保佑小孩子学习进步,全家平安。”其实谁信呢?连娘都不信,只不过是一个心里安慰而已。乡下人一年忙到头,平时没有时间看望死去的亲人,借此机会给亲人说说心里话,套套近乎,排解排解思念之情,这才是实情。此时的坟地祷告声一遍,有悄悄哭的,也有沉默不语的;各有各的心思,各有各的祷告词。有一年的这个时候,自家堂姐的父亲,因病中年过世,她有几句凄惨的祷告词,至今记忆犹新。她说:“爸,你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,受了一辈子的罪,也没吃到,也没穿到,没享过一天福啊!死了烧几个纸钱给你,你想买点啥就买点啥吧…女儿活着…也不容易…啊…”她边说边哭,我也听下泪来。我默默地站在那里,直到看着她点亮那排白色的灯库。死者的第一年,送白颜色的灯,第二年送黄或紫颜色的灯,第三年以后送红绿粉颜色的灯。这是家乡大人和孩子共知的事了。
  跪拜、祷告完毕,长者们点亮坟地上所有的灯,这叫做发亮;这事一般不让孩子们干,怕把灯灿了,也就是烧了。一些中年男人开始张罗着大一些的孩子们放鞭炮、炸雷和烟花,这是最热闹的事,也是孩子们最乐意干的事。炮声响起来,烟花飞起来,各色的灯亮起来;所有送灯的人们都站立一旁,开始看热闹、赏灯。方才的那份情思,似乎又淹没在这充满欢乐和喜气的夜空里。此刻如果登高远眺,你会顿觉讶然。爆竹霹雳,龙蛇呼啸,火树凌空,银花遍地;五颜六色的灯,琳琅满目,千盏万盏;象辉煌灿烂的花朵,开遍满山遍野。夜深了,他们各自散去。
  我们回到自己的家门口,在离家不远的田里、池塘边,象在坟地一样插上几排灯,烧纸焚香,而后发亮,这叫送孤灯,是给死在野外或水里的无名无姓的游魂看的。娘说:“他们可怜,没人管他们,所以家家户户都送孤灯,请他们来观赏。”娘说的我只想掉眼泪。
  娘叫我们把放在外边的农具都收拾进屋,爸点亮挂在大门两边的红灯笼和每间屋子里的照明灯,娘在每一个门墩旁、猪槽边、床面前点上蜡烛,顿时屋里屋外都亮堂堂的。爸把桌子摆好,娘端上提前做好的饭菜,我给爸斟满酒,弟拿一挂小鞭,妹拿一根长长的麻秆点着,站在院子中央;等爸点燃一具香,双手朝天一拜,插进贡桌上的香炉;妹手中的火就会引爆鞭炮,噼哩啪啦地响起来,这叫做圆灯。是祝五谷丰登、人口安宁、牲畜兴旺、吉祥如意的意思。放完鞭炮,我们一家七口围圆桌子,开始吃饭、饮酒。这时桌下的炭炉旺起来,热腾腾的。
正月十五这天是一年中最快乐的,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欣喜若狂,百里或几百里以外的儿孙们,都会赶回来送灯。他们放弃手边的忙碌,忘却一年来的劳累,同死者一起共度这个灯节。多美的夜晚啊!地下的人,地上的人,相处得这么近,相倚得这么紧,似乎让人感到没有阴间与阳间之分了。Re:情系大别山(五)闹花灯

闹花灯并非易事,要做很多准备。用竹、纸、布等,扎一条彩色的旱船;再扎一担花筐,也叫花挑,就是供人挑起来的花篮或花筐;还要扎十几对灯笼。准备两套锣鼓,大锣、镲子、钎锣、鼓等,每套四件。最重要的是组织一班子人马:找七八位漂亮的小调唱得好的中青年女子扮船娘子、挑花筐的花姑、陪花筐的侍女;还要找一批中青年男子,敲锣鼓、护卫彩船、维持秩序、端茶倒水、处理些事物等;扮艄公,男女均可,总之要能言善变、幽默诙谐;打灯笼,有十几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就可以了,把灯笼拴在丈余长的竹竿上,高高举起,分成两队,一队陪船,一队陪花挑;为了万无一失,通常要有一群帮腔的人,烘托民歌群起群和的效果,免得冷场或闹出尴尬的局面,老中青男女均可,人可多可少,当然是多多益善。一切都准备好了,正月十三的晚上要演练一翻,当地叫“试灯”,为正月十五晚正式闹花灯做好准备。
黄昏未近,便开始吃饭、化装、更衣。暮色初降,锣鼓敲起来,红灯打起来,旱船撑起来,花挑扭起来,人们汇集起来,这是出发前的仪式。咚咚哐,咚咚哐,咚咚哐咚,哐哐咚咚哐咚……神气的锣鼓喧叫着,生怕还有哪家的人没有听见,生怕夜空会沉睡。突然,锣鼓的声韵即刻刹住,撑船的艄公唱起了“门调”:
锣鼓一打喜盈盈,大家都是爱玩人。
去年玩灯人丢了,今年玩灯又丢人。
自从红灯闹过后,男女老少享太平。
闹花灯一般在夜间,旱船、花挑分成前后两拨,逐村逐户的进行。一户门口要唱两三段门调,三五段小调。如果主人也爱唱,对起歌或闹起笑话来,那就唱的多了。如果主人好客或玩的好,主人会在你要走的时候,放一挂小鞭炮,挽留你,这时又要重新闹、唱一曲,也有可能再三挽留,那就再三的闹、唱。闹花灯,突出一个“闹”字,有说、有唱、有对白、有打闹、有戏逗;形式多种多样,且总在创新与发展之中。
  民歌有“门调”和“小调”之分,统称为家乡小调。“门调”就是玩灯人随口编的,见啥唱啥,一般多为赞美之词、吉祥话或笑话。花灯到了主人门前,就像两人见面一样,要相互打招呼,所谓的“门调”就是对主人的问候和寒暄。闹花灯闹得好与不好,与门调编得是否逗人也有关系。聪明的村人,信口捻来,自然天成,轻而易举,毫无矫揉造作之感;既通俗易懂,又有乡土气息,还不乏文采,可谓是雅俗共赏。门调重在突出一个“编”字,“唐诗三百首,看你会编不会编。”
说到这,我想起一段小时候观灯的往事,那晚,我同伙伴去镇上观灯。但见:人山人海,锣鼓铿锵;尤其花枝招展的船娘子,让人们着迷,也因此花灯闹得非常红火。不时有人跟船娘子开玩笑,但她却一本正经,越是这样,就越是引起青年人的追捧。一时间,总有人拿着手电照她的脸,她忙于表演,顾不得搭理,于是船娘子编了一段唱词唱了出来:“锣鼓一打闹喳喳,你是谁家的小寡娃,总拿手电来照我,照得头晕眼又花。”刚唱完,满街道一片笑声,几乎掩盖了锣鼓声,顿时产生了轰动效应。
下面我们不妨来欣赏几段门调,也许从中你能感受到民间那深厚的文化底蕴,它充满着吉祥、自谦、幽默、滑稽和向往,同时也展现着他们的聪明与才智。
红灯出来红灯进,红灯又到贵府门;
自从红灯闹过后,男女老少享太平。

一到门口把眼观,红绿对子贴两边;
左边贴是福禄寿,右边贴是寿八仙;
福禄寿啊寿八仙,荣华富贵万万年。
上面这两段,其实是一种吉祥话,适合唱的范围很宽,谁家门前几乎都可以唱。然而,下面这两段则不同了,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模式;第一段适合于有新婚喜事的主人家门前唱,第二段适合于有儿女在外地工作的主人家门前唱。
一到门口把脚挪,一脚踩到老龙窝;
踩到龙头生贵子,踩到龙尾状元多。

一到门口把头抬,一问喜来二问财;
文官何时去上任?武官几载回家来?
下面这一段,是一种唱实的门调,适合于贫苦主人的门前唱;歌词在道出真情的同时,寄寓了一种同情,又留下了期望,这也是门调真实的一面。
锣鼓一打心里慌,稻草门楼土坯墙;
待到今年秋收后,掀掉茅屋盖楼房。
  下面这一段,体现的是男女戏唱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搞笑。这类的门调很多,有现成的,多半都是现编现唱。“笑”,无老少之分,无丧事的主人门前皆可唱。
(男)一到门口莫要跑,
  跑掉绣鞋哪里找?
(女)跑掉绣鞋奴会做,
(男)做的没有买的好。
“小调”是民歌的正品,词句比较固定统一,内容以讴歌爱情、历史、自然、民风、民俗、民情为主。 “门调”唱罢之后,你就会听到这样一句唱词:“尽唱流言不算戏,小娘子呀,再把小调往前跟。”这时锣鼓就会调整韵点,小娘子(船娘子)就会唱起小调。“小调”的种类很多,调子也各异,听起来让人香透骨髓。“小调”既可以对唱,又可以独唱,贵在可以群唱群和;闹花灯者可以唱,观众可以唱,主人可以唱,大人可以唱,小孩可以唱,也许这就是民歌盛而不衰的根源。
《十送》片段
正月闹元宵,哪个年青不爱俏,送郎一块表。
二月菜花青,哪个年青不文明,送姐花手巾。
三月桃花开,手搬桃桠望郎来,送郎大皮鞋。
四月四月八,太阳一出热辣辣,送姐伞一把。
五月是端阳,白米粽子抹白糖,送郎尝一尝。
六月是伏天,汗水盈盈总不干,送姐鹅毛扇。
七月有七夕,牛郎织女两相依,送郎一佳期。
八月是中秋,哪个年轻不风流,送姐红盖头。
上面这首小调就是爱情与风俗与自然结合的产物,把不相关的节气、自然变化、花卉等联系起来,通过一个“送”字,把爱情沟通。看似简短、平铺,然而却找不到“爱你”、“想你”之类的词语,可见民歌的简短和平铺中,孕育着真正的高雅与含蓄。
《报花名》片段
正月茶花香又香,小妹呀!二月兰草开满岗。
三月桃花红似火,小妹呀!四月梨花赛粉墙。
五月栀花开得秀,小妹呀!六月打马观海棠。
七月荷花结莲子,小妹呀!八月又闻桂花香。
九月菊花做好酒,小妹呀!十月无花漫天霜。
冬月雪莲无处觅,小妹呀!腊月梅花带雪芳。
这首“报花名”,没有把花直接与人联系起来,而是通过“小妹呀”三个字,又寓意了三个字:“亲、思、爱”。也正因此,这12个月的花才开出了感情,开出了含义。
《十绣》片段
一绣广东城,城里扎大营,绣个曹操点三军。
二绣十字街,街上好买卖,绣个刘备卖草鞋。
三绣一只船,船在水中间,绣个太公垂鱼竿。
四绣包文拯,包拯清又明,白天审阳夜审阴。
这首小调,唱出了他们敬仰的历史人物,通过景、人、事的简单罗列,绣出了他们对真善美的向往。
《青枝绿叶水中漂》片段
青枝绿叶水中漂,去年想你到今朝,想你得干痨。
白天想你不吃饭,夜晚想你睡不着,睡着瞧到了。
一爱你的小白脸,二爱你的红腮邦,眉毛一拱桥。
三爱你的小白手,四爱你的蒜苔腰,好比美人条。
五爱你的好小脚,好比菜园红辣椒,缺少人来瞧。
伸手拉你你不愿,放下手来你又笑,好比杀人刀。
二把拉你你还臊,半推半就带红潮,要死在今宵。
这首小调,大胆直白,情真意惬,真实感人。如:“伸手拉你你不愿,放下手来你又笑,好比杀人刀。”它有着深刻的不可言说的美感和妙感,表达了青年男女相爱的徘徊心理,既通俗,又在通俗中孕育着含蓄,贴切而达意。
闹花灯,从正月十三开始,要闹到二月初二,“好梦留人睡”,玩灯的人们基本上是通宵达旦,让人过足了瘾。为什么人们这么着迷闹花灯呢?其实这就像陕西人喜欢秦腔、上海人喜欢越剧、东北人喜欢二人转、河南人喜欢豫剧一样,这浓浓的乡风、乡音和乡情,总让子子孙孙痴迷不已。
 情系大别山(六)魂牵梦绕的乡音

阳春三月,乍暖还寒,农人便修整犁耙,开始犁田。排排水田,层层叠起,弯如月,明如镜,寥寥的耕者,慢慢地犁开天与山的倒影,把那醇厚的乡歌放飞于青山绿水之间。
水田里的水是极冷的,刚下去的时候,冻得人直打寒战,水冰得腿如刀割一般,常常不由得使人喊出来。广袤的田畈,耕者散落,行人稀少,清晰地驾耕声,不时从远处传来:“嗨—叱!”那脍炙人口的民歌,此时也就情不自禁地唱起来。
细听时,词音混杂,似清非清,似懂非懂,只有那浓浓的乡音乡韵,悠远深长,沁人心脾。如果你站在山坡或山丘之上,那静谧中回旋的音律,更让你心旷神怡,陶醉于那牵肠挂肚的乡情。
年少时,常参加生产队里劳动,如插秧、薅秧、锄地等。这些活一般是根据田或地的大小排队进行,人员相对集中。冲田、梯地,三五成行,高低错落。此时,群唱群和的局面随时会发生,只要有人开腔,几乎是一呼群应。唱着歌干活,既欢快,还不觉累,积极性也高,可以说是那个年代最好的娱乐了。
七十年代,农村的抽水机还没有普及,常常用一种木头做的水车取水灌溉,当地叫做“车水”。水车两边有支架,在支架上系一横杆,人的胸部趴在上面,手打着锣鼓,用脚不停地蹬转水车,水便从低处沿着车身流向高处。离水源较远的田地,需要借助沟渠来完成灌溉。记得有一个谜语:“长长一条街,两面挂招牌,天阴没水吃,天干水进街。”谜底就是这种水车了,细思时倒也形象。“车水”这种劳动是很有趣的,一边蹬着水车,一边打着锣鼓,一边唱着歌;水车咿呀地转动声,淙淙的流水声,韵点规律的锣鼓声,它们合奏着,总有那深远而古老的感觉。特别是那响亮悠长的车水歌,让人荡气回肠;近、远处的农忙人或行路人都会低声和之。时逢天干,三里五里,十里八里,到处是锣鼓声和歌声;夜间,声调更为委婉动听。车水歌有车水歌的特点,一般为五句,调高,韵慢,声长,音亮;乡土气息浓厚,美感十足。下面我们来欣赏几段车水歌的唱词:

小小水车下河湾,
脚蹬车轮臂匍杆,
哪个车叶不拉水,
哪个龙骨不当间,
哪个年轻不爱玩。

小小水车下江河,
一路咿呀一路歌,
车干多少塘和堰,
打破多少鼓和锣,
累坏多少小哥哥。
下面这几段车水歌,是一种戏唱,细品起来,倒也趣味昂然。
(女)小小笔杆七寸长,
写封书信寄我郎,
先问一声公爹母,
再问一声我的郎,
何时接奴入洞房?
(男)小小笔杆七寸七,
写封书信寄我妻,
先拜一声岳父母,
再敬一声我的妻,
手上无钱咋娶你。

(男)新婚小哥去采茶,
吩咐贤妻你在家,
无事莫在当门坐,
少梳油头莫戴花,
留个笑脸郎回家。
(女)心干肉呀小哥哥,
还没出门这罗嗦,
无事专在当门坐,
涂脂抹粉带笑窝,
留坛老醋你回喝。
儿时,在大人们休息时,跟伙伴们也爬上水车试过,还行,能费劲地把水转上来,但却没有那种轻松自如的美感和歌声。
夏夜,天气炎热。饭后,各家各户的大人和孩子们,都要搬着椅子,拿着凉席,到山岗上去乘凉。清风徐徐,三五围坐,悠闲自得。大人们坐在椅子上摇着蒲扇话家常或相互间教唱小调,孩子们躺在席子上,仰望着星空,寻找着银河和牵牛、织女星,有时还诵着那传下来的歌谣:“孤儿星,姊妹七个,东出西落,谁念七遍,谁是神仙。”
我常挤在那些老者堆里,听侃悬。他们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袋,一边慢腾腾地讲着那古老的故事,多为鬼神之类。听起来,有名有姓,前村后湾,某岗某凹,简直是活灵活现,让人毛骨悚然。当然,也听得许多美好的故事,如牛郎织女呀、苏小妹三难新郎呀等。村野之中也有些高人,识文断字,博古通今,无所不能,文化氛围也颇为浓厚。更深夜静,还能听见远村咚咚的鼓声,这是说大鼓书的,也许正说到热闹之处呢。近处的树林里,一群年青人还在唱着那过不足瘾的小调。
秋冬之夜,一张小方桌上,点着一盏清亮的煤油灯,娘在一旁纺线,我趴在桌子上做作业。此时娘会哼起小调来,纺车均匀地响着,像似伴奏。这一切似乎谁也不影响谁,谁也没往心里去,各忙各的。作业做完了,便自去睡了,一觉醒来,纺车的韵律和娘的小调还在轻轻地合奏着。
一路长大,耳闻目染,也学得几句,得机的时候,也常在嗓子眼里哼哼。:情系大别山(七)二月二打糍粑缸

  要知道这个故事,那就需要了解糍粑的来历了。糍粑是为过年准备的,制作工艺比较复杂,需要很多人来完成。先是把糯米淘净,倒入缸内浸泡7-8小时,使米充分泡涨。使用时,将米稍微滤干,装入圆柱形的蒸笼,大火将糯米蒸熟,呈干散的米饭状。打糍粑时,用铲盛至盆里,倒入约一米高的石鼎内,鼎穴为倒置弹头形,口径约半米。四人用木拐转圈舂打,大约20分钟左右,糯米饭便打成了粘而糍的面砣砣,当地叫做糍粑砣子。打熟了,四人一起用力把它挑起来,放到一张撒有一层干淀粉的大八仙桌上,而后用擀面杖,加少许淀粉,擀制成约手指薄厚的小于桌面的方张子。次日,趁糍粑尚未变硬,切成400平方厘米大小的方块,这就是糍粑了。三五天后,糍粑变得很硬,这时装入一口大缸内,加入立春前的井水浸泡,吃的时候,再从缸里捞起来,煎、炸、煮、烤均可;如果拣藏得好,次年的二月二或端阳节还依然如故。
糍粑是大别山的特色食品,每当小年一过,村里就开始张罗着打糍粑,每家几乎都要打十几大张。过年要用糍粑招待客人,还要用它走亲戚朋友,到了二月二,估计剩下的也不是太多了;再说天气也暖和了,保存也困难了,农忙也即将到来了,这天要提醒人们,把糍粑缸清理一下,少的就把它一顿吃完,多的就要抓紧时间吃,否则就会坏了,当地就把这种做法叫作打糍粑缸。
儿时最乐于看打糍粑,喜欢吃那香香的糯米饭,还有那粘粘的糍粑砣子;吃它的时候,要把手用水打湿或者用湿毛巾,否则就粘住手了。远处来的客人常弄出笑话来┅┅

情系大别山(八) 三月三吃蒿子馍

三月初三的前一天,伙伴们会在放学后或趁着早晚放牛去野外掐蒿子芽;没有孩子的家庭,也只有大人们抽时间亲自去掐了,这是为三月三做蒿子馍准备的。
蒿子苗很苦,采回来后,需要洗净,揉搓出苦水,而后切碎备用;做馍的面是讲究的,需用等份的籼米面和糯米面混制而成;做馍的馅没有什么讲究,各家根据各家的习惯和嗜好。都准备齐了,将蒿子与面混匀,和成软硬适宜的面团子,用时,拽上一疙瘩,用手拍捏成薄厚刚好的圆面叶,包上馅,做成馍状;锅底上少许水,烧开,将馍沿着锅里的水位环贴一周,盖上锅盖,连蒸带烙15分钟即好。
记忆中的米面馍是极香的。还没熟,全家人已围满了锅灶。开锅的时候,尽管很烫,也都各自用手倒腾走了,边走边龇牙咧嘴地吃着。馍底焦而黄,馍面青而糍,吃起来清香满口。
吃蒿子馍是有讲究的,三月三在当地叫做鬼节,这一天不仅要吃蒿子馍,还要放炮仗;炮是用来吓鬼的,蒿子的清香味是辟邪和驱鬼的。这天晚上很少有人走夜路,村村户户早早地就闩门闭户了。听老人说,夜深人静时分,头上顶一只鞋,就可以看见鬼火了,形如流灯,野外无处不是。少时与几个伙伴按此法看过,哪有什么鬼火,纯属杜撰,吓孩子罢了。尽管没人迷信,但吃蒿子馍的习俗依然传至今天。其实,还真有些道理:本地区疟疾、甲型肝炎较多,蒿子对此两种病有预防作用。我想这是古人的智慧,而不是巧合。也许在那个愚昧的远古,没人愿意用此法来预防疾病,聪明的郎中假以鬼达到了防病的目的,给百姓减少了疫灾。Re:情系大别山(九)艾香里的端午节
五月初四的下午,集镇上有热闹的逢会。所有的农人都会停下手中的活,即使不买什么,也会去凑凑热闹。没有艾、笋叶、鸡鸭蛋的人家,要在这天下午办好。我家在乡下,每年此时都要砍些艾条来卖,常常一抢而光。集镇上回来,差不多快天黑了,大人们要忙着包粽子,用艾叶煮鸡、鸭蛋,等一切都停当了,也到半夜三更了,孩子们早睡熟了。
早上起来,一个大木水桶里,浸着满满的一桶粽子,盆里装着很多的鸡蛋或鸭蛋;我知道,这是昨晚未等到的美味佳肴了。 看到这些,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,顾不得别的了,拿起镰刀,兴冲冲地跑到自家的菜地埂上,砍上一捆艾条,就扛回来了;艾条上满是露水,衣服也弄得湿漉漉的,但是这远不及节日带来的无限喜悦。拿起艾条,插在每一个门头的两边;艾的清香味满院荡漾,节日的气氛似乎更浓厚了。
走进堂屋,桌子上已摆满了碗,大大的粽子躺在里面,比大粗瓷碗白多了;晶亮的白糖散落着,好似平沙落雁;经过煎煮的笋叶,更具芬芳,不时冲嗅而来;娘的手忙碌着,直到把桌上的碗都剥满了,才对我们兄妹说:“快吃。”此时,香甜可口的粽子,让人一直爽到心底。该去上学了,娘还要给我们每个人兜里塞上两三个鸡、鸭蛋,这是端午节必吃的,说是吃后可以躲过灾星;因为蛋是圆的,会滚。
带着艾香走出家门,一股说不出的清爽,会延续很久┅┅很久┅┅Re:情系大别山(十)七夕听夜

  小时侯,听老人们说,七月初七的夜晚,躲在麻地林里,夜深人静的时候,可以看见牛郎织女双星相会,还能听见他们的对话和哭声。那时的我,对此确信无疑,总想看个究竟。等了好多年,不是忘记了,就是阴天。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星斗灿烂的七夕,那晚,我和伙伴们商定,在村西头的麻地林里看个究竟。这时的麻地,深而茂密,不过天上的星斗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的。我们抱来一些稻草,垫在麻林里的地沟里,再铺上凉席,我和伙伴们躺在上面,仰望着天空,等着那个故事的上演。不知等了多少时候,牛郎和织女还是没有见面,我们想:也许还没有到时候。已经很困倦的伙伴们,强打精神等着┉┉等着┉┉
忽然,传来一声响亮的牛鸣,伙伴们一个个噌地爬起来,以为牛郎织女见面了,原来天已大亮了,打早放牛的人已走到村头了。伙伴们怯丧着走出麻林,后悔昨晚不该睡着了。骑在牛背上的伙伴高声问道:“牛郎织女见面了吗?”我们相视了一下,便来了精神,几乎是异口同声:“见面了!”骑牛的伙伴说:“哎呀!就怪俺爸不让来,要不我也能看到。”说话间,牛已走远了,那个伙伴扭过头来喊道:“明年咱们一块看噢!”我想:真的会见面吗?心里开始怀疑。走到村口,一个伙伴惊叫道:“快看!那喜鹊的毛都是湿乎乎的,一定是上天搭桥去了。”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,池塘边的树梢上站着两只喜鹊,毛果然是湿的。伙伴们唏嘘了半天,更觉得昨晚的大好时机被错过了,我欲动摇的心理,再次被坚定下来。
慢慢地长大了,慢慢地知道了这仅仅是个传说,然而,我却坚信这是个真实的故事。

情系大别山(十一)兰花香里

家乡的山上,生长着很多的中国兰,每至盛春,芬芳无比。
小时候,常打早去放牛,到了山上,让牛自去放草,我便趁着露水去采兰花。兰的香味让我痴迷,常采一枝含在嘴里,或夹在唇鼻之间,任香气浸透身心,那种感觉是妙不可言的。
回到家里,拿出瓷缸,罐上半缸水,把一大束兰花放进去养着。低矮的茅屋内,地面放出泥土的乌亮,四壁展着白粉土的光洁;一张简洁的小木床依墙而放,红花面的被子铺在中央;窗下泥和土坯垒成的书桌铺着洁净的报纸,案的一头放着几本陈旧的书,另一头便是这缸别致的花束。这是我少时居住的小屋,跟正屋成90度直角,乡语称作小环屋。放学回来,推开门,兰的香气便扑面而来,低矮的茅屋顿觉温馨之至。
去上学的时候,我总要在上衣左口袋里插一枝兰花,露出它的头角,让香气不时从颈下飘上来。老师阅读课文的时候,习惯在课桌间的走道上徜徉,她似乎嗅到了兰的气息,总在我的桌旁停留。镇上的同学们,也常托我捎几枝去,他们都喜欢兰的气息。
在兰花香里,我沐浴了16年。那年,我穿着兰叶般色泽的军装当兵了,此后很少见到兰。如今,已是不惑之年了,记忆中的兰更为清晰:一身的青翠,满怀的芬芳。尤其那浅黄含紫的花蕊,有着软玉般的质地,有着独具特色的朴实无华。Re:情系大别山(十二)槐花香里

记得家乡的山上,原来是没有树的,只有些杂草。听大人们说,“大办钢铁”的时候,把树都砍光了。后来,“农业学大寨”开始了,那时爸当生产队长,村子周围的山,在那个冬季被开垦出来,全部栽上了槐树。槐树长得很快,仅两三年的功夫就茂密起来,这时我上五年级了。
春末的早晨,村庄浓荫蔽日,满山的翠绿,满世界的槐花香,还可以听到蜜蜂采花的嗡鸣声。早上,我常搬一把椅子坐在屋后的槐树林里朗读课文;人被林荫掩盖着,只能听到朗读的声音。
该吃饭上学了,娘会站在屋山头下,拉长声音喊:“平儿,回家吃饭了!”我在林子里答应:“知道了!”娘听到应声便回去了。
一晃到了信息时代,那年我回到了家乡,原来坐落在这山坳里的村庄,只剩下东倒西歪的破屋了,还有几位不忍搬迁的老人;满山的槐树已不复存在,山又裸露出苍老的面容。
我回忆起当年,期望着槐花芬芳的日子再现。

 

 

 

  Re:情系大别山(十三)大山那边的小山

  在大山的那边,有一座小山,形如弯弯的月牙。这座山原来的名字已经忘记,也没人叫了。打记事起,这座山已属于我村的“干脖”家了,每年山上的柴草归她家砍用,因此,这座山贯入了她的乳名,叫做“干脖小山”,至今还这么叫着。
怎么叫“干脖”呢?这是小时候的诨号,因为她非常的瘦,脖子细而长,在不经意的岁月中,所有的人就称她为“干脖”了。其实,小的时候几乎都有一个诨号,直到长大成家了,才渐渐地丢掉。“干脖”属牛,大我一岁,一块放牛,一起砍柴,一同上学。不知不觉中,我们已上初二了,嬉戏打闹的过去已变得彬彬有礼,一种姐弟般的亲情更觉珍贵而醇厚。这时她已是一个端庄秀丽的姑娘了,“干脖”的影子已不复存在,我也是个大小伙子了。毕业前夕,热传一本名叫《彩楼记》的连环画,我看后,对吕蒙正和刘翠屏的爱情故事颇为感动,便推荐给她看,还书的时候里面多了一张用作业本纸写的纸条。用现在话来说,这是情书了,也是我收到的第一封情书。不过我看不懂,一切都是朦胧的,似明白,又似糊涂。记得她引用了刘翠屏的一句话:“你已遂了我的心愿了!”此后,我的心里对她格外好感,可是却没了来往,见了面,低头而过,连话也不好意思说了。
那年,“干脖小山”被生产队开垦成了梯田,种上了芝麻。
六月的天气很炎热,上午放学回来,妹已把饭做好了,吃完饭,娘干活还没回来。我知道“干脖小山”的那片山地包给了娘,放工后娘还要去加班锄地。娘在我的脑海里,总是一副勤劳的面孔,早出晚归,虽然很累,可娘依然是我们兄妹的主心骨和开心果;只要娘回来了,我们的欣喜劲就会倍增。那是个缺吃少穿的年代,娘饿着肚子干活已经习惯了。
我用罐子和碗盛上米饭和米汤,去给娘送饭。走上大山顶,放眼便看见了“干脖小山”,四野无人,只有那弯弯的月亮顶部,娘手中的锄头不停地起落;烈日下,娘的白洋布短袖衬衣,显得格外洁亮,就像月牙发出的光泽。
从大山坡上走下来,再走过一条田埂,就到了“干脖小山”,老远就看到了娘的笑容。到了跟前,娘扯下肩上的毛巾给我擦汗,随手将她头上戴的草帽移到我的头上。娘坐在地头上,捧着罐子喝了几口米汤;瞬间,汗水便从娘的脸上滚出来。娘吃不下去饭,站起身来说:“大毒日头的,你快回去吧,别耽误了上学。”说着,娘的锄头又挥舞起来。再经过大山顶上,回头看娘时,娘那个孤寂的身影永远地刻入了脑海。
那年,我考上了市高中,后来当兵了。那座小山,还有娘和她,成了我心底美丽的月牙。Re:情系大别山(十四)我家的黄牛

72年正月底的一天傍晚,队长从大队里牵回了一头黄牛,说是上面分下来的,以备春耕生产之需。队长把这头牛拴在村子中间的一棵老槐树下,顺手拉起老槐树上吊着的绳子,铛铛地敲响了钟。少时,牛被围在了中间,大人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评价起了这头牛。这牛满身短金毛,光润无一丝杂色,十分姹眼;头中心一斑白毛,壹分硬币大小,尾毛深棕;角直呈米黄色,短粗且尖,倒八字展开;颈短、皮皱、膘掉,看上去是一头野气十足的公牛。此时牛感陌生,眼睛圆睁,神情紧张,四肢使劲,耳朵直立,畏怒四周,似不可侵犯之态。有淘气的孩子快速地拽了一下它的尾毛,只见这牛转动身子早有防备地把头和角甩过去,众人吓得惊叫急退,纷道:“靠,这黄牛真利害!”人到齐了,队长宣布:“胡二宝使唤这头牛,张老三伺候和放这头牛。”张老三很高兴,心想放一头牛每天能多挣两个工分,他马上掏出《航行》牌纸烟,给队长和有头面的人分了一遍。接过烟的人们纷说:“他家孩子大,能放好这牛,队长安排的好啊。”张老三笑嘻嘻地把牛牵进了村西头生产队的牛栏里,拴好后,一路哼着小调,从村西头唱到村东头。
阳春三月,遍野绿草,牛开始出栏,开犁放草。张老三家6个孩子,二女儿名叫小荣,年方一十二岁,因姊妹多未上学,在家洗衣做饭,放牛自然落在她的肩上了。小荣十分能干,家务、放牛两不误。生产队有牛9头,8头水牛,1头黄牛。小荣早上、中午、傍晚,在牛耕作之余,同伙伴们一起每日三放牛。两个月过去了,小荣对这头牛有了些熟悉,但还是有些防备,放草时经常拿着一根棍子,以防万一。牛也熟悉了小荣,但对他手中的棍子时常表示不满。不过,牛与牛之间,还是井水不犯河水,小荣也不敢把牛牵到一起去,害怕牛打架,来回路上和放草的时候,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。牧童们骑着牛出去,骑着牛放草,骑着牛归来,时常还唱几句家乡小调:
我出正,谁对正,什么那个开花点明灯?哥呀,哎嗨吆,什么那个开花点明灯?
你出正,我对正,灯草那个开花点明灯。妹呀,哎嗨吆,灯草那个开花点明灯。
我出二,谁对二,什么那个开花起苔儿?哥呀,哎嗨吆,什么那个开花起苔儿?
你出二,我对二,油菜那个开花起苔儿。妹呀,哎嗨吆,油菜那个开花起苔儿┉
伙伴们你出我对,群起群和,虽然是村野之调,却也欢快之极!小荣心里也有些痒痒的,也想像他们一样享受这一切。
5月中旬的一个傍晚,牛在山坡上正吃着草,小荣有意地去接近它,牛态度很温和,她终于放心地用脚蹬着牛角向牛背上爬去。牛有些不乐意,便使劲地晃了晃头,小荣害怕便溜了下来。过了片刻,她还是想试一试,便再一次踩着牛角向牛背爬去。牛恼怒起来,把头使劲向外一挑,小荣被甩出一仗开外。伙伴们惊呆了,从远处跑过来,小荣躺在地下尖叫着,鼻孔淌着血,左前臂不能动。伙伴们叫来了张老三,把小荣背到了村卫生所。原来小荣左前臂骨折了,打上了石膏。小荣不仅工分不能挣了,家务事也做不成了,张老三十分恼火。
次日中午,他背起锄头,拿了一根竹鞭,径直去了村西的牛栏;他把牛牵到村后的树林里,把牛拴吊在一棵树上,操起锄头就朝牛角砸去。牛疼痛难忍,使劲地躲避,无奈绳子拴得短,牛头吊得高,牛只能转动身子,绕着树来回地转,却无法躲避张老三的毒打。锄头砸完了,张老三又操起了竹鞭,一鞭一鞭地抽下去,一鞭一条血迹。再看这牛,遍体鳞伤,然而它却怒目圆睁,毫无屈服之意。打完了牛,张老三气也消了,人也累了,他气喘吁吁地坐在一块草地上,掏出纸烟抽了起来。抽完烟,张老三解开绳子,准备牵牛回去,冷不妨,那牛猛一头把张老三顶了个跟头。张老三迅速爬起,准备再次教训这牛时,只见它怒气冲天,继续向张老三扑来,他见势不妙,扔掉牛绳,调头就跑,牛紧追不舍,吓得张老三边跑边喊:“救命啊…”跑到村子时,众人闻声出门观望,见此情景,惊骇退避,众口不一地喊道:“快跑!快跑呀!”张老三跑得飞起来,总算到了自家门前,他便一头窜到屋里,嘣咚,插上了门。牛追到门前,见门关了,也无可奈何,只能圆睁怒目,待立不走,无人敢近前观望。半个时辰过去了,牛依然立在门前,等着张老三出来。
正值中午,烈日当空,村里的大人和孩子们,像见景子一般,三五一群,在远处的廊檐或树阴下观望议论。几乎众口一词,都道:“这牛真利害,以后谁敢给放草啊!”时近上班,无人敢到跟前看个究竟,也无人敢来解决这件事。我家姊妹多,日子过得较为艰难,娘一直想放一头牛,无奈没有机会。见此情景,娘有点心动。心想,牛这样一闹腾,兴许没人敢放了,这不是机会吗?想到这里,娘到地里扯了一些青草来,让刚满6岁的弟弟抱着,一同慢慢地向牛走去。众人见状惊骇,不由得喊道:“当心,当心啦!”娘不怕,弟也不怕。弟把草送到了牛嘴边,牛开始吃起来。娘把牛绳子从地上拾起来,待牛吃完了草,才把它牵到自家门前的槐树下拴好。一场虚惊过去了,可这牛流着眼泪,弟蹲在牛头前,边喂草,边擦拭着牛流出的眼泪。娘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些药,给牛涂抹着伤口,这时的牛温驯极了。果然这牛没人敢放了,它顺理成章地到了我家。娘和弟十分爱惜这牛,早中晚让它吃得饱饱的,把它伺候得好好的。牛也知情,它对娘和弟百依百顺,对其他的人则不同了。只要相遇,人和牛各留一份警惕。
这头牛在我家一呆就是一年,这一年弟和牛结下了不解之缘。说来也怪,这牛还真的有个性:干起活来力大无比,日耕地三亩,无需用鞭,可敌两头水牛之工;从不吃、损庄稼,无论有没有人看管;通人性,烦人打骂或歧视,喜欢善待于它;放草比别的牛快,不喜欢人或别的牛来打扰,不吃饱不走,吃饱了自找主人回家。不过,这牛脾气大,若惹着它,就会有奇迹发生。
弟弟放这头牛轻松极了,他把牛绳交叉着缠在牛角上,也不用牵着它,弟在前面走着,牛在后面跟着,根本不用担心它会做什么坏事。弟小,走得慢,日子久了,便让牛在前面走。这牛很乖,走一走,便在路边啃几口草,等一等弟。有一次放草出来的太晚,待牛放饱后,已接近上工时分,弟急着往回赶,可这牛站着不动,且用头轻轻地蹭着弟的身子,弟会意,他对着牛的耳朵说道:“喂,你想让我骑着你走吗?”这时只见牛前腿半跪,牛头伏地,弟见状,高兴地拽着牛角蹬上了牛头,牛脖子一扬,弟轻松地爬上了牛背。牛稳稳地站起来,一路小跑地回到了生产队牛栏。此时使唤牛的胡二宝刚到,见弟骑着这头野性十足的黄牛,心里既惊骇又妒忌,众人见了也是长嘘短叹,觉得不可思议。弟一溜烟地跑回家中,激动地告诉爹娘道:“我们家黄牛也能骑,跑得可快啦。”爹娘既惊骇又高兴,娘笑盈盈地摸着弟的头说:“孩子,这牛与咱们家有缘啊!”
这牛我们家连续放了两年,胡二宝也连续使唤了两年,因耕的田多,胡二宝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五好社员。
第三年长夏的双抢时节,这牛又闹出了一个奇迹。刚割完第一茬稻子,正待插第二茬秧。此时人忙,牛更忙。刚割完稻子的田,茬根盘结,泥浓沉厚,人牛行走艰难,稻田十分难犁。胡二宝为了保住自己的五好社员,仗着牛的力气大,每日保持犁三亩田的记录不变。一连几天过去了,牛实在是太累了,二宝的精神头也减了一半。这天上午已近放工时分,二宝正进行到难犁之处。因犁扎得太深,被陷进泥潭里,牛怎么也拉不出来,折腾了半天,没结果。胡二宝是又累、又气、又恼、又急,他毫不犹豫地举起了鞭子,朝牛背使劲地打去,连打三下,牛用尽了浑身力气,依然没拉出犁来。胡二宝再次地举起鞭子,抽打了五六下,牛不干了,它愤怒地退出了套,调过头来,把胡二宝一头抵倒在田里。二宝一身的泥浆,虽然恼怒非常,却没有马上发作,因为他感到事情不妙。他很乖地扔了鞭子,为牛解枷卸套,小心的把牛牵到了一个山凹里。牛见胡二宝这般,也觉莫名其妙,也只好跟着他走。山凹里树荫茂密,藏而不见,暑气逼人。二宝也要学张老三,把牛拴吊起来,又折了一根竹条,这就开始打起来了,牛疼痛难忍,但没有叫声,胡二宝打碎了三根竹条,才觉得解气。他比张老三聪明,打完之后,自己回去吃中午饭了,不问牛的事。牛依旧拴在那里,直至娘和弟找上门去,才知道牛又遭到了毒打,娘和弟急匆匆地跑到了村前面的山凹里。可怜牛屁股和牛背上血迹模糊,见状娘和弟放声大哭。娘解开牛绳,弟抱住牛头哭,牛用舌头舔着他的手。
牛满眼的泪水,满腹的委屈,满心身的痛,可它向谁诉呢?谁又解?谁又知呢?人间不是有情有意吗?人间不是善恶有报吗?人间不是是非分明吗?为什么做一头牛也这么难啊?牛似乎在向这位母亲和这位少年诉说,它也哭着,可听不见诉说的声音。
娘不忍心再让别的人使唤这头牛了,她去找队长,含着眼泪向队长请求道:“队长,求你让俺使唤这头牛吧 《报花名》片段

正月茶花香又香,小妹呀!二月兰草开满岗。
三月桃花红似火,小妹呀!四月梨花赛粉墙。
五月栀花开得秀,小妹呀!六月打马观海棠。
七月荷花结莲子,小妹呀!八月又闻桂花香。
九月菊花做好酒,小妹呀!十月无花漫天霜。
冬月雪莲无处觅,小妹呀!腊月梅花带雪芳。